1.专业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3.专业优势:虚拟现实技术专业(080916T)为 2019 年教育部新设立的本科专业,是一个涉及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交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虚拟现实专业是“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本专业拥有国家特聘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等在内的高水平团队。本专业毕业生可面向工业信息、教育培训、医疗康复、文化旅游、社交媒体、体育健康、虚拟现实智能穿戴设备、引擎、算力服务等重要行业领域就业。
本专业依托“元宇宙文旅场景应用技术研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元宇宙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百城百校—数字孪生工程中心”、中国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元宇宙智能穿戴研究院(昆山)、元宇宙人工智能研究院(盐城)等高水平科研平台,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4.主要专业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虚拟现实导论,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视觉表现基础,用户体验技术与UI设计,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开发基础,三维建模基础,VR引擎程序设计基础,VR引擎及其应用实践,VR系统开发综合实践等。
5.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长三角、服务全国,瞄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新工科产业和学科发展需求,加强虚拟现实方向研究性、创新性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突出体现基础坚实、知识宽广、能力卓越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特点,系统性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与求解能力、智能思维与计算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重点培养具有合格的个人素质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虚拟现实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虚拟现实的基本方法与主要工具,能够在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虚拟现实相关的科研、开发与分析的工程应用或者科学研究。本专业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宽厚基础、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6.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人工智能类、数字媒体类等相关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者出国深造。
7.学生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在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虚拟现实相关的科研、开发与分析的工程应用或者科学研究,主要包括工业生产、社交娱乐和融合媒体、文旅文博、医疗和教育、体育健康、电子游戏、数字治理等领域。
8.升学就业概况:计划2025年9月份开始招生,暂无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