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理学学士学位
3.专业优势:
人工智能+大气科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依托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大气科学学院开展的。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组建于2019年6月,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院之一。学院拥有“人工智能”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方向)”、“气象(气象信息与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形成了涵盖本、硕、博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人工智能专业是教育部2019年批准设置的首批35个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之一,人工智能学科是“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依托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成立的产业学院是我国首批教育部50家国家现代产业学院之一,为该专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产业资源。大气科学学院历史悠久,师资雄厚,其前身是 1960年南京气象学院创建时建立的气象学系,1998年大气科学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在近三轮学科评估中均蝉联全国第一和A+等级。大气科学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0年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2年大气科学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人工智能+大气科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充分利用了我校在信息工科和大气科学多个学科的优势,推动学科融合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主要专业课程:核心课程主要包含智慧气象专业导论、天气学、Python程序设计、动力气象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流体力学、气象程序设计,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等。特色融合类课程主要包含:智慧气象、多源气象信息融合、气象数字孪生技术、智能气象预报方法、气象大模型设计、智慧气象综合实践、AI应用综合实践等。
5.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智慧气象领域能够“掌控智能科技,引领气象未来”的创新拔尖型人才。依托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瞄准经济社会发展及气象行业信息化发展需要,通过与华为、航天宏图等头部企业联合授课、共建产教融合课程与教材等形式,将企业项目引进课堂,培养具有扎实的人工智能理论和大气科学基础,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气科学领域应用方法,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大气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复合型拔尖人才。
6.学生继续深造方向:智慧气象、人工智能、大气科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应用统计学等。
7.学生就业方向:在气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智慧气象、人工智能、智能交通、应急安防、航天航空监测等相关科研和管理工作。
8.升学就业概况:2024年9月份开始招生,暂无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