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特色教学班人工智能(产业拔尖班)依托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开展办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我国首批教育部50个国家现代产业学院之一,立足长三角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加强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合作,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产业复合人才。现开展2024级人工智能(产业拔尖班)学生校内选拔,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学院实验班选拔工作小组
组 长:姜 峰 庞章军
副组长:袁潮霞 李春彪 徐 军 秦书乐
成 员:孙文赟 丁正龙 张 考 胡志华 夏贵羽 董丽娜 甘 晓
秘 书:许婉婷
二、选拔人数
不超过16人。
三、选拔范围及报名条件
1、满足学校报名基本条件的2024级各理工科专业学生。
2、学习成绩优秀,无必修课不及格记录,身心健康,品行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大学入学以来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第一学年必修课(按课程正考成绩计算)学分加权平均成绩专业排名位列年级前15%;大一两个学期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平均分≥75分,大学物理≥75分,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或Python程序设计≥75分或已通过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Python),英语平均分≥75分;
(2)获得与专业相关的省级(含省级)以上奖项(第一获奖人、二等奖以上,具体认可赛事参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新版本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目录);
(3)以第一作者身份(或导师排名第一,学生排名第二),研究成果在英文期刊、国际会议、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三类高质量论文”期刊和学术会议目录最新版本为准);
(4)以第一申请人身份授权发明专利。
四、选拔办法
1、学院组织专家评审组,对报名学生提交材料进行评审,包括:
(1)A:第一学年必修课学分加权平均成绩;
(2)B:获奖情况(大学以来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且排名第一,按国家级奖项每项1分,省级奖项每项0.6分进行累加,同类获奖不累计);
初选成绩=A+B,根据初选成绩排序,按照录取人数1:1.5确定进入面试的学生名单。
2、学院组织专家面试组进行面试。面试内容:综合素质,主要考察学生终身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潜力、语言(含英语)表达能力、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等,具体面试时间以学院通知为准。
3、拟录取名单确定。总成绩=(A+B)成绩*60%+面试成绩*40%,根据总成绩确定排名前16的学生,通过心理测试,最终确定人工智能(产业拔尖班)拟录取学生名单,如有自愿放弃或未能通过心理测试者,依次递补,最终选拔方案以学院通知为准。
4、公示录取。学院将《实验班学生选拔汇总表》等材料报教务处,教务处对拟录取名单复审,报学校批准后予以公示,公示期满正式转入2024级人工智能(产业拔尖班)学习。
五、工作程序
1、学院成立实验班选拔工作小组,于7月5日前报送教务处,审核批准后在学院网站予以公布,同时接受学生咨询。
2、学生报名。8月13日10:00-8月20日16:00,学生登录本科生教学管理系统进行报名,上传《附件1:人工智能(产业拔尖班)学生选拔报名表》以及获奖成果、成绩单等材料。
3、考核选拔。8月28日前,学院根据实验班选拔实施方案完成报名资格审查、选拔考核等工作,在学院网站公示拟录取结果。
4、学生确认。8月29日12:00-22:00,学院公布的拟录取的学生务必登录本科生教学管理系统确认拟转入实验班,未在系统确认的视为放弃录取,放弃录取的名额会按照选拔考核成绩排名向下一名递补。
5、录取公示。9月1日前学院将《实验班学生选拔汇总表》等材料报教务处,教务处复核拟录取学生名单,报学校批准后公示。
六、相关政策
1、学院联合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核定独立运行的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引入实战案例开展相关实践课程教学。
2、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度,由本校优秀导师担任学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选课、学习与研究;由相关企事业单位安排技术导师或专家,负责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开发能力,显著增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就业与创业竞争力。
3、“1+N”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前2年打好学科基础,第三年根据不同的产业方向,选取头部企业参与,进行校企融合培养,形成“1+N”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基础培养方案实施分层教学,N个出口实现学生分流培养”。
4、人工智能(产业拔尖班)优先安排双创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和学习平台,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项目研发和交流等活动。
七、其他事项
1、本《选拔实施方案》在教务处备案,其他未尽事宜以教务处《关于选拔2024级普通本科生进入实验班学习的通知》为准,由教务处、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负责解释。
2、咨询QQ群:1029862641,电话:025-58731637,联系人:许老师。
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
2025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