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至18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MICS)、江苏省元宇宙工程研究中心承办,中国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复星航空(浙江)有限责任公司、曙光信息有限公司协办的“人工智能学院发展大会暨元宇宙与人工智能应用创新论坛”在我校临江楼D区报告厅隆重举行。大会广泛邀请来自国家科技部、全国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一流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享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共商人才培养创新举措,共话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广阔前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武港山,北京大学元宇宙研究所所长陈钟,国家书画名家大数据库主任、国家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原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詹小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教授王立军,中国文化视窗网络电视台集团董事长毕菲,苏州愈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强,中国智慧乡村研究院院长李家武,元宇宙著名自媒体主理人王治国,湖南大学长江学者彭绍亮,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静,南京紫金山人工智能研究院董事长吴昌勇,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凯,南京睿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曹俊,高精地基导航授时南京研究院院长马耀东,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晨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等领导出席开幕式,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相关高校领导、企事业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会。开幕式由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潘志庚主持。
大会共进行了4场主题报告、1场江苏省元宇宙工程研究中心启动及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1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理事大会、2场并行大会分组论坛。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海山致辞。他说,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校,南信大始终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使命”,将国家需要作为学科建设的“第一标准”,始终紧盯科技创新前沿,瞄准“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趋势,全力开创以“双一流”建设学科大气科学为引领,以信息工科集群发展为支撑,带动新农科、新文科等整体攀升的学科建设新格局。他指出,学校大力实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战略,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为、腾讯等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深化合作,不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路径,促进事业整体跨越式发展。他表示,作为首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高校之一,南信大将主动响应新形势、新任务,以更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努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会上,潘志庚与李超凡为江苏省元宇宙工程研究中心揭牌,李超凡宣布技术委员会名单,吴忠泽与陈海山为技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工程中心旨在以国家、江苏省和科技行业的利益为出发点,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养和提高本科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
孙凯副总裁对揭牌表示祝贺。他说,硅基智能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的应用,在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合作中,他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创新精神,学院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前沿技术探索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和人才保障,他期待与学院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学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潘志庚与毕菲为中国文化传播元宇宙研究院揭牌。研究院汇聚了优势资源,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学术支撑和人才储备,研究院将凭借在元宇宙技术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创新能力,为元宇宙及产业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应用前景。
苏州愈嘉智能基金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设立“愈嘉元宇宙奖学金”。该奖学金旨在鼓励和支持在元宇宙及相关领域表现出卓越才能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开幕式后,召开江苏省元宇宙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会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论坛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理事大会以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论坛、智慧医疗与健康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聚焦专业领域最新发展趋势与重点研究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