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7位教师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作者:发布时间:2023-10-09来源:浏览次数:

104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3),该榜单从全球700万科学家中遴选出排名前2%的科学家,分为22个学科领域和176个子学科领域,排名发布在Mendeley Data平台。该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依照科技工作者科研产出、Google Scholar Metrics期刊评分、H指数、成果被引、成果中作者排序位置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估,旨在提供一个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的衡量指标,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

该榜单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共7位教授上榜,其中潘志庚教授、夏又生教授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罗京佳教授、徐军教授、李春彪教授、Mithun Mukherjee博士、夏又生教授、江浩副教授6位教师入选“2022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3)”统计科学家职业生涯期间的综合影响表现,“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聚焦科学家2022年度的学术影响力。两个排行榜单内均包括含自我引用和不含自我引用数据的排名信息,以及每位科学家在其子学科内的综合引用指数排名。此榜单数据是Elsevier和美国斯坦福大学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团队合作的一个项目成果,其本意并非用于学者排名,而是从科学家视角多维展示科研状态的一种探索,提供一个面向科学家长期科研表现的衡量指标,希望能够更客观、更真实反映科学家的影响力。

学院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教师简介

潘志庚 教授, 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元宇宙研究院院长;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常务副理事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龙山学者。潘志庚教授在1)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mage Processing(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2)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工程);3)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信息与通信技术)三个领域入选榜单。潘志庚教授有30年虚拟现实方面的研究经历,从2016年后关心元宇宙的发展,最近在多个国际会议和国内论坛上作元宇宙方面的报告。合计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国际重要期刊和顶级会议论文80余篇,SCI论文80余篇,EI论文12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根据Google Scholar,论著被他引近3000余次。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近2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8)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20),省部级奖5项。2022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虚拟人,智慧教育,智能医学,医学元宇宙等。

夏又生 教授,在1)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mage Processing(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 ;2)Industri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工业工程与自动化);3)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信息与通信技术)三个领域入选榜单夏又生教授长期从事智能优化计算与模式识别研究。 在智能优化算法,信号盲系统辨识,图像恢复与图像超分辨重建等领域中取得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如《中国科学》《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Pattern Recognition》等, 其中第一作者 60 余篇,IEEE Transaction 上 40余篇。论文被广泛引用, 2014至2021年连续被入选为中国计算机领域高被引学者。论文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好评和应用。有关神经网络研究成果《投影神经动力学优化模型与理论》,在2019年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一)。有关优化建模研究成果《基于优化的非线性系统智能建模与控制》,在2010年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二)。有关数值估计于参数学习成果《带干扰的模型参数估计与递归学习算法》,在2016年荣获福建省自然科学技术三等奖(独立)。主持并完成国家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并完成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博导类科研基金1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项,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期刊编委, 南信大智慧气象与智能算法团队的骨干成员。

罗京佳 教授, 国家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和智慧气象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双创人才”和“双创团队”领军,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在1)Meteorology & Atmospheric Sciences(气象与大气科学);2)Oceanography(海洋学);3)Earth & Environmental Sciences(地球与环境科学)三个领域入选榜单现任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和智慧气象研究院院长国家特聘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和“双创团队”领军、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罗京佳教授长期从事热带气候机理、模式研发、气候预测方法及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等研究。2021年入选由英国路透社评选出的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全球最具国际影响力的1000位科学家名录。现任国际CLIVAR太平洋区域委员会委员、人工智能海洋专委会秘书长等。曾获日本政府“青年科学家奖”、日本海洋科学开发机构“研究功绩奖”等国内外奖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6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PNAS等),Google Scholar统计的文章总引用数超过一万五千次,研发的南信大气候预测系统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成果展。

徐军 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智慧医疗研究院执行院长。在1)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mage Processing(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2)Nuclear Medicine & Medical Imaging(核医学与医学影像学);3)Clinical Medicine(临床医学)三个领域入选榜单。徐军教授2007年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Rutgers大学、 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任博士后研究员和访问教授。兼任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医学图像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图像信息与控制专委会常委;第四届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轮值主席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重点项目和重大集成项目多项。研究领域包括医学图像计算;计算病理;数字病理;基于毫米尺度影像和微米尺度常规病理切片定量分析的疾病辅助预防、诊疗和预后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致力疾病的1)自动识别与诊断以及亚型的分类,2)基于亚视觉特征的图像表型描述的量化和表征,3)基于医学大数据和多组学的疾病转移风险、恶性程度的预测、预后,期望这些研究成果未来能够辅助医生进一步改善疾病的预防、诊疗和预后,让患者获益。


李春彪 教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名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在1)Fluids & Plasmas(流体和等离子体);2)General Physics(普通物理学);3)Physics & Astronomy(物理学与天文学)三个领域入选榜单。李春彪教授2011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爱思唯尔2020-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2010-2014年东南大学博士后,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忆阻混沌电路与神经形态系统及其应用,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省高校基金、省“333人才”项目、国家博士后面上基金和特别资助等项目10余项,发表核心及SCI论文百余篇。系统性地开展忆阻系统和忆阻神经网络相关研究,著有Top 1% 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HCP)和热点论文十多篇,获国内授权发明专利十多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和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研究成果获2018年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研究类)三等奖。

Mithun Mukherjee博士, 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龙山学者。在1)Networking & Telecommunications(网络和电信);2)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mage Processing(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3)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信息与通信技术)三个领域入选榜单Dr. Mithun Mukherjee is a university-appointed professor with the School of Articial Intellig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China. He was a specially assigned researcher and assistant professor with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Fault Diagnosi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China, from 2015 to 2020. His research interests center arou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obile edge computing, tactile Internet, and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He has (co)authored more than 150 publications in peer-reviewed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journals and conferences. He has three granted Chinese patents. Dr. Mukherjee was a recipient of the 2016 EAI WICON, the 2017 IEEE SigTelCom, the 2018 IEEE Systems Journal, and the 2018 IEEE ANTS Best Paper Award. He has been a guest editor for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ACM/Springer 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and Sensors. He is a regular reviewer/lead guest editor for many prestigious journals and conferences, serves as the TPC member/chair for various conferences, and organised many special sections/workshops in prestigiou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He is serving as a managing editor in IEEE Future Networks Tech Focus, and Secretary,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s O-RAN Industry Relations. He completed his Ph.D. from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tna, Patna, India, in 2015. He is a senior member of IEEE.

江浩 副教授, 201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在1)Networking & Telecommunications(网络和电信);2)General Physics(普通物理学);3)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信息与通信技术)三个领域入选榜单。江浩副教授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奖学金项目资助,于2017年至2018年期间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电子工程系访问学习。兼任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学会通信分会委员等。在IEEE NETWORK、IEEE TWC、IEEE TCOM、IEEE TVT、IEEE WCL、电子学报等国际和国内无线通信领域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65篇。相关研究成果荣获第十三届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WCSP 2021)最佳论文奖、2021年度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高被引论文等。此外,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了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规模无线通信物理层基础理论与技术”。目前主要致力于高能效无线通信、近场移动通信性能优化、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期望这些研究成果在解决我国无线通信基础理论技术瓶颈问题的同时,助推6G无线通信的产业化发展。